《资治通鉴》之《汉纪》之文景之治真言名句解读

1.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

(注评: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古人已经清楚的告诉了后人。所以才有国家纷争,才有枭雄争霸,才有历史较量,才有争权夺位。即使到今天,看看国家之间的关 系,看看政客之间的表演,看看人和人之间的微妙,你不能不佩服,对于人性,古人比我们看得更清楚,而我们,已经都不喜欢限制自己的人性。)

2.雷霆之所击,无不催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注评:不要以为人定胜天,也不要以为人能承受一切压力;你之所以能挺立一时,可能因为你还不到最艰难困苦的绝地。因此,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对可能到来的压力保持谨慎和敬畏,最好不要随意地使一切因素汇聚成本来可以避免的压力,而不得不去承受。)

3.古者大臣不得与宴游,使皆务其方而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礼。

(注评:这是最切合当今中国现状的一句名言。官员整天沉迷在觥筹交错的醉意里,还有谁能克制享受的淫欲?只有使官员都把工作事业当作每天的习惯,培养严肃严谨的人生情趣,才能引领自上而下的修身养性,尽心尽责。)

4.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注评:有钱的人,一定不要把自己放在悬崖边。可是,这个年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些炫富、露富的故事,和那些为富不仁、仗财丧义的浅薄之徒。最终是,众矢之的、人财两亡。财富经常让人疯狂,不仅让拥有者忘记自我,也让未有者失去理智。)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注评:不可能指望老百姓饿着肚子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也不能要求老百姓顶着寒风宣讲道德礼仪。要解决社会秩序和道德文明问题,首先要解决丰衣足食 的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关系,肯定是物质文明先行,这只是个最基本的原则而已,并不是不需要精神文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太注重物质文明了。)

6.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注评:放弃了人生的根本而去追求表面的东西,这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最大的失败;追求淫欲奢侈的风气,一天胜过一天,这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最大的衰败。任 何时代,都不能没有原则和主流;任何人,都不能玩物丧志,否则,哪怕获得表面的繁华和短期的愉悦,最终,都只会加剧自身灭亡的速度。)

7.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夫积储者,天下之大命也。

(注评:花无百日红,饥荒和富足,繁华和衰落,都是转换瞬间的,只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的智慧,也是国家和个人的基本人生使命。别站在高山秀峰忘记脚下的深渊,别站在历史的巅峰而被历史所唾弃。)

8.法者,天下公共也。善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注评:法是天下人要共同遵守的,只有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才能让人不敢有恃无恐而触犯。古人已经把法律的最基本的含义讲得明白,不要以为法律是西方的产 物。问题在于,在执法的时候,西方比我们更能严格恪守这个含义基本的精髓,这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为什么智慧的古人在给我们教化法的含义的时候,不能教化 我们执法的精神。)

9.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以一人之毁而去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葵陛下之浅深也。

(注评:仅仅因为一个人的话,对某个人或褒或贬,就决定对某个人重用或者疏远,这是中国几千年用人制度的顽疾。所谓用人唯亲、偏听偏信就是这个意思,对一 个人的看法,不是客观公正,而是经常由身边爱打小报告的人的观点来决定,只能让大多数人寒心。这是任何领导者应该谨记的。)

10.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

(注评:钱虽然可以使人富贵,但其实也是最无用的东西。古人对钱的态度似乎比我们更超脱,所谓没有钱不行,但钱实在不是万能的的。所以才会出现了很多面对 荣华富贵不动声色,坚守节操的古代侠义之士。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越来越缺少这种侠士了。金钱财富似乎成为了唯一的价值标准。)

11.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注评:这是汉谋臣贾谊的经典论断,体现了汉初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斗争的最高策略。把大国分成小国,削弱其整体势力,便于疏导教化,也杜绝其不良居心,这在几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中屡用不鲜。也是近代和现代中国执政历史进程中可以引以对照的谋略。)

12.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

(注评:一百人做的衣服不能满足一个人的取暖,一个人创造的食品被十个人抢吃,都是国家治理乱象的表现,最终将导致物质不能满足社会的根本需要。当前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现象,其实就是劳动者和所得者之间失衡失允的利益分配机制带来的隐患问题。)

13.夫经制不定,是犹渡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注评:国家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制度不明确,就象渡船没有了摇辑,缺少了动力,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风波,一定会动荡颠覆。改革开放也好,民族复兴要好,走 正道不走邪道也好,都是中国未来必须坚持不动摇的战略方针。三十年来,我们曾经历过几次风波,也被各种思想风潮理论观点的鼓噪所迷失,但是,今天看来,中 国坚持走了自己特色的道路,这是最明智的,也是最伟大的历史决策。)

14.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

(注评:和正人君子在一起,你不正也难,和不正派的人在一起,你想正也难,这就是后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前身。所以,谨慎交友,以及教育后代要正确交 友,是为人父母者必须时刻牢记在心的责任;尤其是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道德缺失、价值混乱的今天,交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长上课程。)

15.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注评:学习礼义和智力同步,就可以树立典范无愧于人生,道德教化和和思想观念同步同行,就可以使良好的道德品性与天性融合。智力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如果 忽略了品质和精神的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恶狼。今天的中国,更应该从小就把智力教育和品质教育从小就抓起,特别要让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潜移默化 地融合在后代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精神组成。)

16.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注评:我们的智慧,只能看到已经发生的,不能看见将要发生的,未来对于每个人都难以预测。所以,要能控制住未来的不测,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制止将要出 现的不良事态,仅靠法律这个事后措施手段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强化人的精神建设,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通过人的自我完善和自觉约束, 才能防患未然。)

17.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则安,置诸危则危。

(注评:国家就象一个大的容器,你放在安全的地方它就安全,放在危险的地方它就危险。所以,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也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任何执政者,都应该谨慎决策,任何社会公民,都应该勇担责任。因为国家就在我们手里。)

18.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注评:看一个人,不要听他说的,而要看他做的,这样,就不会有人夸夸其谈了。可惜的是,我们都喜欢听人美言,听人妄言,听人告密,听人表功。身边总是有很多人让我们觉得很好,之所以很好,是因为他们常在身边,是因为他们常常有话语权。)

19.履虽浅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注评:鞋子口虽然浅却不能用它做枕头,帽子口虽然宽却不能用它当鞋穿。这是最好的人尽其材、因材使用的写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弱势,只有把最合 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潜力,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这里面一个最重要的哲理,就是不要过分苛求别人完美,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只要用对了,就 一定是人才。)

20.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注评:武器总是不祥的,战争总是危险的,能够避免战争,还是要尽量避免之,否则,战争可能使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一夜之间变成弱小。当前和日本的战争,如果不是不可避免,还是应该尽量走和平的道路,毕竟,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历史,一样是充满血泪的。)

21.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注评:饥寒的时候,不会挑衣服的质量,不会顾饭菜的好坏;饥寒交迫的时候,就不会顾礼仪廉耻了。这是人性的基本特征。有些人说日本人在大地震的时候如何 如何体现民族素质,事实上,都是扯淡。因为,那并不是饥寒交迫的局面,否则,日本的兽性可能比我们更加卑劣,不然的话,这么大和民族为什么老是要虎视耽耽 地对中国垂涎三尺呢?)

22.民者,在上所以牧之,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则也。

(注评:百姓追求利益的欲望,就象水一样,随意忘形。因此,只有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教化,才能够使百姓克制逐利的欲望。一切追求利益的心理都是难以把握的,能够把握的一是以身作则,二是机制制约。)

23.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

(注评:生死是人的自然规律,没有谁是长生不老的。所以正确看待生和死,不因生而忘形,不因死而恐惧。人生不过是一出戏,演好就好。)

24.小不忍,害大义。

(注评:小不忍害的还不仅是大谋,而是大义。这里隐含的意义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面对社会责任的问题。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情绪、欲望、私心,就疯狂的放纵放肆,最终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形象、威望、前途、利益,还损害了国家的公理和社会的风气。)

25.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

(注评:谋取私利是人的本能,从治理国家的角度看,要实现国家治理有秩,关键就是要用法律、制度、机制限制人们谋取私利的行为。)

26.狱,重事也。

(注评:司法是国家的大事情,所以必须坚决维护司法公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等执法司法部门,必须谨慎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不能草菅人命、也不 能徇私枉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程里,我们看到过太多的冤假错案,今后要用法制的深化来避免,这是未来国家实现法治的根本目的之一。)

27.强毋攘弱,众毋暴寡。

(注评:强者不欺负弱者,多人不欺负少人,这是古人的英雄情怀。可是今天却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中反道用之,美国依靠的恰恰是相反的原则,让阿富汗、伊 拉克、前南斯拉夫、利比亚等国家一夜崩溃。可是依旧有人还幸灾乐祸,还把美国看成世界的英雄。一个连人性的基本原则都不遵守的国家,以损害别国利益为战略 的国家,还能妄称什么英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资治通鉴. Bookmark the permalink. Follow any comments here with the RSS feed for this post. Both comments and trackbacks are currently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