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之《秦纪》真言名句解读

1.君子有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先死,次也,名谬辱而身全者,下也。

(注评:虽然杀身成名或者说杀身成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代英雄的座右铭,也是英雄万古流芳的基础,但是,客观来说,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更希望的是选择两 全的上策,既能坚持人的气节,弘扬了正气,英雄又不至于末路,可以继续驰骋在三万里江湖。至于为了苟且贪生,保存性命,而把名节和气节舍弃的叛徒和汉奸,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遭人唾弃的;而另外一个事实是,两全的事情,的确是很困难的,因为历史常是需要我们面临血和火的选择,没有血和火,历史也就很平 常,英雄也就很有惊天动地的形象了。)

2.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赢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

(注评: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一,和“物极必反、物胜则衰”等有异曲同工之意;中国古人的哲学根底还不仅限于此,关键在于后面的两句,要根 据时势的变化,及时进行思路和策略的调整,这才是核心。我们现在强调要与时俱进,正是需要正确认清事物的不断变化的特点,科学客观地进行审时度势,确保思 想不僵化和落后,也坚持思想不出轨和脱离实际,这才是我们科学发展、实现复兴的永恒态度。)

3.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扜头目而覆胸腹也。

(注评:官兵平等、军民鱼水、团结互助、同心同德,这些特点已经在实践中成为当年共产党军队的基本象征,正是依靠这些特点,人民军队才能够战胜了貌似强大 的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军队。我们不得不佩服象毛泽东这样熟悉中国历史并且尊重历史和善于运用历史经验的伟人,否则,我们的军队就无法成为人民的军队。更重 要的是,在未来的军队建设中,我们依旧还需要注入更多中国文明的内核,否则,缺乏文化基础和文明特征的军队,就可能不是一支信得过的军队。伊拉克和利比亚 军队那一击即散即分教训,是惨痛。)

4.凡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根本也。

(注评:治理有序的国家一定昌盛,乱无章法的国家一定疲弱,而要治理有序,需要不仅是清明的执政者,还需要树立强大的道德规范,建立严格的制度机制,古人 很早就已经全面地明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理。只是我们在实践的时候,要么单纯强调制度机制的万能性,要么过分渲染道德力量的唯一性,甚至有时候把希望完全 寄托在人治之上。其实,三者缺一不可,必须相辅相成。)

5.礼义教化,是齐之也。

(注评:只有遵循礼义教化,才能使全国齐心,精诚团结。最关键的是,要树立体现深厚的历史精华的价值标准,并且通过长期的教育和陶冶,才能实现精神的凝 聚。在所谓的自由和开放的概念下,我们已经长时间忽略甚至放弃了精神文明的教化,因此,在物质文明快速累积的时候,却找不到精神文明的迹象,国民出现了道 德滑坡和精神沦丧。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硬实力壮大的国家,更需要的是软实力强大的民族。)

6.知莫大于弃疑,行莫大于无过,事莫大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也,不可必也。

(注评:明白了事理就不要有迟疑,行动中尽量避免出现失误,开始了就不要后悔,不要因为后悔就终止了前进的脚步。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阻力和质疑,但是,既然是下定决心,就要努力前行;只要努力了,就不要计较得失了。)

7.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

(注评:对事业要有敬仰之心,不要抱着无所谓的人生态度;任何时候,严肃对待工作和生活,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慵懒散慢的态度对事业是有害的,要在工作和生 活中克服个人的私欲,要用原则和规划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这也就是克己复礼的意思。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要克制自身的欲望是十分困难的,但这正是成功和失败的 分水岭。)

8.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注评:正直的人会不齿邪恶者,道义的人会愤概不讲法理的危害,一切的政治较量和军事博弈,都应该是本着维护正义和除暴安良的目标,而不是争权夺利。所 以,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换,任何一个历史变革,总是在民不聊生和生灵涂炭的时机出现,但是,也经常被利用来实现争权夺利的目的。因此,只有坚持维护和平的方 针,一切战争才是出师有名,也才能被世界和人民所认可,否则,一旦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和野心家的武器,世界就会陷入水深火热。)

9.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注评:人总是要有目标有事业有作为的,坚持不弃,一定能成功;人总是喜欢抱怨天不做美,机遇不济,很少审视自身的弱点,很少明白坚持的力量,很多时候, 之所以和成功失之交臂,就是差一点点的坚持。当我们懂得坚持的重要,将坚持的精神变成我们的习惯,那么,一切成功就是自然而然到来了。)

10.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

(注评:活着就不要畏惧谈论死亡,有国家也不要忌讳谈论国家危亡,因为,正视死亡的人才能明白生存的意义,敢于忧患国家危亡的人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我们 必须承认,因为畏惧死亡,所以我们很多人生得不是伟大,死得也就不光荣;也因为我们喜欢歌舞升平、粉饰太平,所以我们的国家会出现很多被忽视的隐患。

11.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

(注评:任何朝代,如果皇帝不理政事,一定会有奸臣越俎代庖,弄权乱政;任何政权,如果不勤政清明,一定会政制不通,政令不行。只有建立一个有利于勤政廉政的政治体制,有利于监督约束的政治机制,才能使国家机器健康运行,不被野心家和政客所图谋篡乱。)

12.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溪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注评:这就是海纳百川的雏形,只有虚怀若谷、吸言纳谏,领导者才能更加明辩是非。但是,当权力高度集中之后,领导者经常会被权欲和光环所支配,再也听不 进任何的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其实人是一种很难自我约束的动物,物欲和兽性的本能让人经常成为狭隘的野马;任何时候,只要能虚怀若谷、兼听兼取,那么一定能 成就宏伟大业。狭隘的人,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威严和虚荣,无法成为不朽的伟人。)

13.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注评:只要按照秩序制度行事,遵循道德礼义做人,就不要担心别人的非议。正所谓无私则无无畏,尤其在社会法制不健全、人心浮躁的转轨时代,若想在风雨飘摇、是非纷纭的环境中屹立不倒,只有保持自身的严正和高尚,没有别的办法。)

14.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白福也。

(注评:比起老吾老以及别人只老,幼吾幼以及别人之幼来,秦朝前的古人更加显得博爱和宽阔,能够爱自己的国家以及爱任何一个国家,已经不是简单的善良品质 了,还具有了全人类的视野,体现的是宗教的境界。如果现代的国家和国民能有一点这种境界,那么就不可能有连年的战火,不会有国家的动荡了。这点境界,似乎 美国和日本,也未有毫厘。)

15.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积怨而助祸矣。

(注评:用危险的方式来求得安全,制造祸害来换取幸福,谋划不慎,引来灾祸,为了巴结一个人就放弃了国家的利益,这种损人利己、损国利己的事情,虽然可以 换得一时的安逸和福禄,却最终一定会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在民族大义面前、在国家利益面前、在人民权益面前,当个人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十万分的慎重, 一定不能失去大义和节操。)

16.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

(注评:国家必须选择有才华者为官,用制度来行政,对待百姓有热爱之心,和邻国交往以信义为原则。这样国家才能够安如磐石。这其实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 资本主义国家,都应该遵循的执政原则,不论是什么体制的国家,都离不开中国古人这寥寥的几个字,可见中国古人的光芒何等的灿烂。只是遗憾的是,国家经常成 为个人或者利益集团的财富,于是任人唯亲、以情代法、草菅民命和敌友不分。)

17.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之不可攻。

(注评:指望敌人不进攻我们来确保平安是不现实的,只有凭借着我们的强大使敌人不敢进攻,才是长久之策。古人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任何的对敌人的侥幸和幻 想,都改变不了危险的局面,只有强国强兵,并且不软弱不退却,才能建立钢铁长城。比如对日本等一些强权国家,我们不要再幻想军国主义的兽性会驯服,也不要 乞求他们会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们;只有加快政治、经济、国防的建设,并且在外交上坚持捍卫主权,才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

18.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

(注评:依靠扰乱朝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政权,并且不尊重前辈和长者,是不可能持久的。秦二世以及后来的隋炀帝,都是这个宿命。任何国家秩序都有承前启 后、承上启下的传统和惯性,破坏一个旧的秩序,如果是通过不正当和非常规的手段进行,本来就已经存在极大的非议和风险,如果再不对旧秩序的各种因素进行安 抚和谦和,一定遭受到全面的阻力。所以,高明的政治更多时候不是依靠强势咄咄逼人,而是要平衡和安抚各种既得势力,才能够水到渠成。只有在生死存亡的时候 才轻言革命,否则,革命所带来的成果未必比改良更理想。)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类, 资治通鉴. Bookmark the permalink. Follow any comments here with the RSS feed for this post. Both comments and trackbacks are currently closed.